自李克強總理主持國務院專題講座、陸炳恒院士就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和3D打印進行宣講以來,3D打印與傳統制造業的融合成為全民熱議的話題。3D打印建模實際上是利用光固化和紙層疊等技術的最新快速成型裝置。3D打印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該技術最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由美國提出。3D掃描在模具制造、工業設計等領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漸用于一些產品的直接制造,對傳統的工藝流程、生產線、工廠模式、產業鏈組合產生深刻影響,是制造業有代表性的顛覆性技術。
為提高中國制造業水平,李克強總理強調,我們不僅要在改造傳統制造業方面"補課",而且要瞄準世界工業技術發展的前沿,加快3D打印、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等新技術的使用和制造。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3d 打印迎來了春天行業的發展。但你知道目前國內3d 打印企業的分布和現狀嗎?三迪時空網利用兩年時間進行實地考察訪問,為國內3d 打印企業的發展脈搏。目前,平臺注冊企業會員已達到980人,注冊會員已超過100萬人。行業的快速發展,通過智能云平臺收集大數據,雖然不能覆蓋所有企業,但已經能夠客觀地顯示目前國內3d 打印企業的分布和現狀。這些數據也為我們了解3d 打印技術的發展,促進傳統制造業的智能升級提供了重要參考。
地域分布不平衡,呈現三個梯隊
三迪時空平臺進行企業財務數據分析顯示,中國3D打印技術行業經濟市場不斷發展過程中呈現出三種方式不同社會發展工作狀態(港澳臺地區未涉及):一是以浙江、廣東、上海等地的3D打印企業為代表,3D打印市場環境發展速度較快,帶動我們中國3D打印行業的整體文化發展;二是以京津、山東、江蘇等地的3D打印企業為代表,3D打印市場持續發展較迅速,正在助力實現中國3D打印行業快速發展;三是以西北地區、西南地區及東三省等地的3D打印企業為代表,3D打印市場國家發展水平相對比較緩慢。
上一篇:為什么3D打印機不使用伺服電機?
下一篇:陶瓷磚3d 打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