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固化3D打印技術作為一種高效、快速、清潔的制造技術,正逐漸成為3D打印市場的主流技術。伴隨著光固化3D打印技術的發展,對光固化樹脂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支撐材料作為一種光固化三維打印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材料,掌握其制備技術是發展光固化3D打印技術的一個重要環節。然而支撐材料的制備技術只掌握在國外少數幾家公司手中,全球支撐材料市場基本被國外壟斷,國內支撐材料全部依靠進口,因此價格十分昂貴(以FullCure705為例,每公斤售價為250~300美元),大大增加到了光固化3D打印技術的制造成本,影響了3D打印技術在我國的進一步發展。因此,研發和制備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快速水溶解、低收縮率、綠色環保的高性能光固化3D打印支撐材料,實現支撐材料產業化和商品化,對進一步推動我國3D打印行業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骨組織修復材料的分類可以根據以下三種方法:組成和性質、應用部位和材料在生理環境的生物化學反應水平。主要按組成和性質分類,其分類方法可以將骨替代生物材料主要分為生物醫用金屬、生物醫用高分子、生物醫用無機材料、以上三者的任意復合以及生物衍生生物材料。
常用的生物醫用金屬材料有不銹鋼、鈦及鈦合金與貴金屬(指可用作醫用材料的金、銀、鉑及其合金的統稱)等。這類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學性能,被最早應用于骨組織修復材料之一,主要用于承重部位,有種植牙與人工關節等。然而,生物醫用金屬材料植入宿主體內后,易受到磨損與腐蝕而使其綜合性能變差,最終引發骨溶解與一系列炎癥反應等。故生物醫用金屬材料需要改性以滿足骨組織修復的需求。
上一篇:光固化3D打印用支撐材料的分類
下一篇:3D打印機的原理與流程介紹